前段时间我在写文章时用了不少来自索尼官网的图片。虽然这些索尼的产品图、招贴画、游戏封面等内容被公开展示在网页中,但直接引用会不会有版权使用的问题呢?以前我对作品版权只有一些粗浅且不具体的认知,于是就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搜索与学习,以期在未来尽可能避免因为侵犯别人的版权而遇到麻烦。需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颇为实用主义,聚焦于在博客文章写作时引用超链接、图片作品、视频作品等场景。由于涵盖的范围不够广泛,权当抛砖引玉。
目录
有关版权的基础概念
有关作品版权(或称著作权)的范畴和著作权人的具体权利,我们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和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如果我们在使用别人创作的作品时侵犯了对方的版权,对方就可以要求我们停止使用,甚至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这也是在博客写作中引用图片素材时要小心谨慎的原因。
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拍照片、写文章或制作视频的人都严格保护自己的版权,知识与信息的传播就会由于成本过高而变成一潭死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非盈利性组织Creative Commons在2001年成立,并于2002年发布了初版CC协议。如果你还不知道CC协议是什么,可以看看清华大学图书馆的这篇科普文章做一个快速了解:『为开放获取护航,知识共享许可协议解读』。简单来说,通过使用CC协议,著作权人可以部分放弃自己的版权,为其他人使用自己的作品提供便利。这对互联网中知识与信息的共享互联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著作权人互联网共享精神的体现。
目前我自己的博客文章都使用了CC BY-NC-SA 4.0协议。你可以在任何媒介以任何形式复制、发行这些文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转换或进行二次创作,但是有三个前提条件:
- BY:这是CC协议基础的署名要求。适当的署名是必须的,同时要提供指向本许可协议的链接,并标明是否对原始作品作了修改 。你可以用任何合理的方式来署名,但是不得以任何方式暗示文章作者为你或你的使用背书。
- NC:不得将文章用于商业目的。
- SA:即相同方式共享。如果你再混合、转换或者基于本作品进行创作,必须基于同样的许可协议,也就是CC BY-NC-SA 4.0协议,分发你的新作品。
我选择这一款CC协议是出于一种非常朴素的想法:如果有些人会利用版权为自己谋取最大化的利益,那我就坚决不让他们使用我的作品干这样的事。非要用的话也不是不行,请通过页脚处的邮箱和我联系,咱们先聊聊怎么分钱。
在现实生活中的版权实践就像是光谱的变化,从不允许任何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自己的作品的一个极端,到使用CC0协议最大程度放弃自己的版权并让作品进入公共领域的另一个极端,中间有许多复杂多样的状态存在。为了避免由于著作权人滥用版权谋取最大化的利益而影响到正常生活与信息传播,很多国家都通过立法确认了『合理使用』制度来进行限制。
『合理使用』制度
对个人博客这类非经营性网站来说,合理使用是最常用的『免死金牌』。因此明确合理使用的范畴是非常重要的。
在尊重作品作者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了13种合理使用的情况,也就是可以在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且不向其支付报酬的情况下使用其作品的情形,『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或者名称、作品名称,并且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在这13种情形中,有三种和个人使用有关。
第一种是『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这种情况通常来说并不适用于博客写作,因为个人使用作为一种合理使用,最重要的就是目的是否纯粹为个人使用。如果我们的博客文章是为了公开发表,就不再属于合理使用了。 我认为只有在文章私密发表(仅自己可见)的时候才算得上是个人使用。
第二种是『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这大概是博客文章作者在未取得授权的情况下引用其他作品最常用的理由了。但其实『适当引用』的尺度并不那么好拿捏,即便是法庭也得结合具体情况才能做出判断。这里我以一种单纯、自然的方式考虑,如果文章通篇都是引用别人的作品,肯定是欠妥当的。这种情况不如直接引用原文的链接。引用方也不应该侵害原作者的合法利益。比如翻拍一本画册中的所有图片并添加进自己的文章就是非常可疑的行为,哪怕文章中的文字都是自己写的。因为原本读者需要购买画册才能看到完整的图片集,现在却可以在你的网站中观看。反之如果只是引用几张图片通常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第三种是『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如果你经常在文章中使用艺术作品类素材,不妨养成在日常生活中拍摄的习惯,积累自己的素材库。这里需要额外说明的是『公共场所』一词的定义。我找到一篇由王娟所写,名为『公共场所隐私权』的文章,特引用其中的部分内容作为参考:
公共场所,有学者将其定义为:『根据该场所的所有者(或占有者)的意志,用于公共大众进行活动的空间』。也就是说,公共场所是为大众开放的场所,比如火车站、商场、电影院,任何人皆得进入,在主体上没有什么限制。那些仅为特定人群开放的场所,比如工厂的车间、学校的教室等,因在主体上有一定的限制,便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公共场所。
我也遇到过虽然展览是在公共场所,但是展厅中悬挂禁止拍照标识的情况。进入不属于公共场所的地方就更有必要先和主人确认版权使用的要求了。
现实中版权使用的限制
现实当中的情况往往会更加复杂。比如说使用游戏截图是否侵犯版权,在自己的文章中加入其他网页的超链接是否侵权等等。接下来我会讨论几种具体情况。
超链接的使用
这里我指的是在自己的网页中插入其他网页的链接。通常来说这是一种非常稳妥的做法,因为网页链接本身并不是版权的一部分,而且任何人点击超链接都会跳转到对应的网页。其实对于互联网中已经存在的内容,比如前辈们写过的教程,我们直接引用链接就可以,没有必要重复写或是剽窃人家的东西。
虽然使用超链接在版权方面是比较安全的做法,但还是有三种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一、不要在无意中违反了其他法律。以索尼为例,索尼在其网站的服务条款中明确对其网页链接的引用是可以的,只要你不要干一些特别离谱的事情,比如篡改网页原本的内容,故意抹黑索尼的形象等等。如果你实施黑客攻击、诽谤等行为,虽然与版权无关,同样会被对方起诉。另外要注意,不能用超链接伪造与对方的商业关系、伙伴关系等。如果我在自己的网站中声称自己是索尼的授权发言人,并大量引用其官网中的内容,就是明显不正确的。
二、注意某些网站的特殊声明。一个名为『NASA中文』的网站就做了如下声明:
您在外界网站以任何形式建立超链接至本网站之前,必须征得本网站的批准。本网站有权酌情决定是否批准建立超链接……本网站只会在极例外的情况下才批准将本网站的徽号、商名和商标用于或展示于超链接,而使用本网站的徽号、商名或商标可能须支付费用……本网站有权酌情及随时:
- 撤回任何有关建立引向本网站的批准;
- 及要求清除任何引向本网站的超链接。
作为一条基准线,我们要尊重对方的意愿。假使在引用链接的时候不知道对方有这样的声明,也应该在收到对方的通知后及时删去超链接。
三、内联链接的使用需要注意。这里我指的是使用HTML iframe标签直接将源网页中的内容显示在自己的博客文章中,此时读者不需要通过点击跳转就可以直接观看源网页的内容。Youtube、Bilibili等视频网站提供的『嵌入』功能就属于此类。使用内联链接的版权风险会高于普通超链接。由于读者不需要点击链接就能看到源网页的内容,可能会让观看者对内容版权的归属产生混淆。中国的法院可能会因此认定使用者侵权,比如法信网中的这个案例(作者:成文娟)。比较安全的做法是在使用内联链接的同时注明来源信息,避免产生歧义。但即便如此也不能100%规避对对方版权的侵犯。
对其他网页中内容的使用
继续以索尼为例。索尼在网站的服务条款中明确指出不得将其网页中的内容用于个人网站制作。我检查了Youtube和Amazon的服务条款,也发现了类似表述。我认为如果要引用大型商业网站中的内容,比如某些公司的官网或者大型新闻平台,最好先查看该网站的服务条款,避免无意中盗用了有版权归属的素材。
游戏录屏、截图的版权
理论上来说,不同的游戏公司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政策。
最近任天堂就进一步明确了其游戏截图和视频的使用规则:Nintendo Game Content Guidelines for Online Video & Image Sharing Platforms(中文翻译可参考机核网文章:『任天堂发布《版权物使用指南》,这下终于可以放心截图了』)。其中提到任天堂旗下游戏的录屏、直播视频或游戏截图可以被用于非商业性用途。如果游戏尚未发售,则可以使用任天堂官方发布的视频或图片素材。
Square Enix欧美分支也公布过相关规定:『Square Enix West素材使用政策』。这份文档中的内容非常清晰、具体,我觉得可以作为标准答案供大家参考。
在现实生活中,玩家对游戏截图、录屏等的分享其实也是给游戏的免费宣传,游戏开发商或发行商不会有很大的动力控告玩家们侵权。但作为博客作者,如果不确定某家游戏公司的具体政策,最好还是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使用游戏录屏、截图等。
图片素材从哪里来?
最后来到最后一个,也是和常规博客写作直接相关的话题。除了自己拍摄积累素材,我来分享几个可用于下载博客文章配图的渠道。
搜索引擎
我自己常用必应搜索和谷歌搜索图片。使用必应的话,可以在搜索图片的时候点击右上角的『筛选器』,再点击『授权』就能选择自己需要的CC授权种类了。可以看到必应中的分类还是非常细致的。
![使用必应搜索筛选使用CC协议的图片](https://cdn.sa.net/2025/01/14/pmGdMU7uEtFqKfr.png)
使用谷歌的话则可以点击Tools按钮,再选择授权种类。
![使用谷歌搜索筛选使用CC协议的图片](https://cdn.sa.net/2025/01/14/4y5L36cMAfraNBZ.png)
谷歌的过滤器分类没有必应那么细致,但是点击一张图进入详情页面之后,可以通过点击图片下方的License Details查看详细的CC授权说明。
![在谷歌中检查图片授权详情](https://cdn.sa.net/2025/01/14/CEGSv8TX3Ax2kUR.png)
Wikimedia Commons
这是个『Wiki系』的网站,中国大陆区域可能无法直接访问。从中可以搜索到使用CC协议许可的图片。
Europeana
这是一个由欧盟主导的宣传欧洲文化与科学遗产的目录。所有给Europeana提供资料的人或机构都必须接受使用CC0协议让资料进入公共领域。同时Europeana对已经进入公共领域的作品的使用提出了指导意见:Public Domain Usage Guidelines。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使用指南,在使用公共领域中的作品时可以参考。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这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官网。其中带有Open Access标签的作品都是使用CC0协议的,可以放心使用。
如果以后发现其他不错的图片素材的来源,我还会在这篇文章中更新。也非常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或者通过邮箱联系我进行分享。在此不胜感激。
正如我在文章开头所说,这篇文章对我自己来说是讲求实用性的,所以我会在之后的文章写作中践行这些方法。对其他非营利性网站的运营者来说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果你发现文中的某些表达有错误或者产生了误导,还请不吝指正。
图片版权说明:本文使用的特色图来自China Law Translate。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