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8 日,某男子在上海地铁 1 号线内对女乘客实施猥亵行为,后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由于此君在被侵害人身上留下了「不明液体」,人送外号「上海第一射手」。出人意料的是事发不到一天舆论场就出现反转,表示该事件实为自导自演的闹剧。只是这反转来的毫无根据,实为闹剧一场,却让很多人信以为真。

目前有关反转的文章说辞都非常一致。女子「赵某莎」和男子「姚某杰」本就认识,并且他们在地铁上的行为只是追求刺激,而非男子单方面的猥亵行为。男子为了自保说出了这个事实,因此女方因为「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也被行政拘留三天。
看上去似乎有理有据,让大家吃瓜的心砰砰乱跳。但问题是爆料者如何得知这些情况?
我们不妨反推一下。如果爆料人掌握了确切证据,也就意味着以下两点都要成立:
- 此人是所谓的「圈内」人士,或者从某个圈内人士处得到了消息。否则无从得知这两人的关系和计划;
- 此人要出现在该男子在警局做笔录的现场,才能知道男子出卖了女子的情况。
这看上去就不太可信了,对不对?
为了强化反转的真实性,爆料人使用了下面这张行政处罚信息公开的截图的证据:

被处罚人名为「赵*莎」,处罚日期刚好是地铁猥亵事件的后一天,处罚事由也对的上。似乎有理有据,但其实完全可以认为,所有关于赵某莎的消息都是在这则官方消息的基础上杜撰而来。因为这里对赵某莎的行政处罚是由上海市公安局执法的,而非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分局。比对下图中同一天的通报记录就可以看出端倪:

这也就是说,赵某莎的行政拘留和地铁猥亵事件并没有关系,而且是由两支队伍分别调查并进行行政处罚。
今天上海警方通报又给反转来了个反转:
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分局的警情通报
4 月 10 日,杨某(男,36 岁)为博取关注,满足个人虚荣心,凭空编造「4 月 8 日轨交 1 号线猥亵案被侵害人与违法行为人相识并相约至地铁内实施违法行为」等不实信息,并通过其个人社交账号发布在网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目前,杨某已被抓获,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查处。
至此这场闹剧被火速画上了休止符,也避免了对猥亵案受害者的污名化。大家在吃瓜的时候也要擦亮眼睛,不要一不小心成了某些毫无底线的「流量猎人」的帮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