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用四篇文章回顾了索尼 PS 家用机的历史,接下来让我们聚焦于索尼掌机从 PSP 到 PSV 在 15 年中的盛极而衰。由于之前没有玩过 PSV,我还特意淘了一台二手 PSV 感受了一下『落日余晖』,感觉还是值得的。严格来说,索尼的掌上游戏设备始于一款家用机外设——PocketStation。我在之前的文章『PS 系列主机的源起:初代 PlayStation』中提到过它,就是下图中这个小玩意儿。索尼并没有很严肃地把它当成掌机对待,它在功能上主要是家用机的延伸。

索尼的 15 年掌机历史开始于 2004 年 12 月 PSP 在日本发售,终结于 2019 年 3 月 PSV 正式停售。在索尼PS 30 周年历史回顾的官网上,掌机被当成了家用机的附庸,只有一些简单的介绍。这或许是 PSV 黯然出局后索尼的自知之明吧。
掌机界的『超新星』
和家用机市场的『百家争鸣』不同,上个世纪的掌机市场几乎是被任天堂垄断的。根据Zimu Li整理的世界畅销游戏机排行榜,在截至 2024 年史上最畅销的 20 款游戏机中,除开 PSP 之外的掌机都是任天堂出品。如果我们聚焦于历史上销量超千万的掌机,就会发现即便是任天堂在排行榜中销量最差的掌机,即 1980 年的老古董 Game & Watch,也卖了 4,340 万台。在 PSP 出现之前,除开任天堂就只有世嘉 Game Gear 这一款掌机的销量勉强破千万。曾经的任天堂就是掌机『江湖』中的『独孤求败』,直到 PSP 的面世。

哪怕和传奇掌机 NDS 同期发布,PSP 的首发表现也绝对称得上是『超高校级的超新星』。
PSP 在日本首发当天的销量突破 20 万台,在北美的首周销量达到了 62 万台,在欧洲还刷新了英国的首发销售速度纪录。相比之下,售价比 PSP 便宜足足 100 美元的 NDS 在北美的首周销量只有 50 万台。一时间 PSP 风头无两。这和自 PS2 发售以来广大玩家对索尼的信任不无关系,同时 PSP 本身的硬件配置也极具说服力。
硬件『怪兽』
PSP 使用了两颗基于 MIPS 架构的 CPU——R4000,分别用做游戏处理器和媒体处理器。两颗 CPU 的主频都达到了 333 MHz,略高于 PS2,是 NDS 两颗 CPU 主频之和的三倍。PSP 的主内存为 32 MB,和 PS2 一致,是 NDS 的八倍;额外的 2 MB 内存则用于给媒体处理器缓存数据。
真正让 PSP 在性能上称王的是它的独立 GPU——GE。GE 的主频为 166 MHz,拥有 2 MB 专用显存。它每秒能生成 3,300 万个多边形,是 PS2 的 44%,NDS 的 275 倍。在 GE 的加持下,PSP 配备了 4.3 寸、480×272 像素的 LCD 显示屏,能实现 1,600 万色真彩显示,显示效果完全碾压 NDS 只有 256×192 像素和 26 万显示色数的屏幕。由于掌机屏幕小,我感觉在 PSP 上 3D 游戏的动态画面表现已经很接近 PS2 的观感了。这在掌机历史上算是破天荒的第一遭。
其实我那个时候一直是任天堂的粉丝,还拥有过一台粉色 NDSL。不过在轻薄款 PSP-2000 推出后我就把 NDSL 卖掉换成了 PSP。换机的主要原因来自当时常看的游戏杂志《掌机迷》和游戏《怪物猎人 P2G》(简称怪猎)。

《掌机迷》那会儿有位叫翔武的编辑,经常在杂志中闲聊编辑部怪猎联机的趣事,也会出配装和武器攻略。受翔武的影响,我换 PSP 就是为了体验怪猎。这是我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在一款单机游戏中持续投入超过 200 小时的时间。
怪猎除了游戏内容本身足够优秀,还充分发挥了 PSP Ad-hoc 面对面联机的功能,在没有 Wi-Fi 的地方同样可以组队狩猎,将掌机的便携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彼时几个同学在快餐店里一坐一下午,一边欢乐地游戏一边互相吐槽就是最开心的事了。如今怪猎的新作画面越来越好,武器也越来越多,好友当面联机游玩的体验却很难再有。
此后我也陆续玩到了《GTA:自由城故事》《山脊赛车》《战神:奥林匹斯之链》等掌机『3A』大作。其中《自由城故事》是 GTA 系列中第一款首发于掌机的 3D 游戏。《山脊赛车》是当时画质第一梯队的赛车游戏,对各种灯光效果的描绘极为抓人眼球。虽然并非同类游戏,但玩过《马里奥赛车 DS》之后再玩这个还是会有一种『洗眼睛』的感觉。《奥林匹斯之链》则是一款有里程碑意义的索尼第一方大作。在这之前,PSP 的 CPU 主频被限制在 222 MHz。为了满足该作的运行需求,索尼才通过系统更新放开了主频上限。这是我从全年龄游戏走向限制级游戏的起点,也让我开始对『游戏性』有更多的思考。

除了这些大型游戏,PSP 上还有很多好玩的像素游戏和休闲游戏,比如《勇者别嚣张》、LocoRoco、Patapon 等。这三个游戏系列在 2024 年仍然可以玩到正版。
『全能战士』PSP
我买 PSP-2000 的时候破解很成熟。因为情怀我才买过寥寥数张正版 UMD 游戏盘。在掌机上用光盘玩游戏的感觉非常奇妙,有种『它来自未来』的科幻感。
这个时候索尼已经不在硬件层面搞游戏锁区了,我买的日版机器可以直接玩美版《奥林匹斯之链》的 UMD。但 UMD 的电影盘仍然有严格的区域限制。只是当时国内绝大多数人都会把电影存进记忆棒里看盗版,我还从没见过买正版 UMD 电影的人。
就像很多人买 PS2 是为了看 DVD 一样,买 PSP 的也并不都是游戏玩家。单纯用它看视频、听音乐的大有人在。实际上不论视频还是音乐,PSP 的播放效果都很好,碾压同时代绝大多数 MP4/MP3 播放器。在当时的网络论坛中,有不少人认为 PSP 的音质比 iPod 还要好。额外值得一提的是,PSP 还提供了类似复读机的 A-B 点循环播放功能,不管是学英语还是反复欣赏精彩电影片段都非常方便。
关于 UMD 我还想多聊几句。索尼一开始对 UMD 寄予厚望,认为它可以成为像 DVD 一样应用广泛的数据存储载体。但是受光盘面积限制,单张 UMD 的最大容量只有 1.8GB。这对于大型 3D 游戏来说实在杯水车薪。UMD 的数据读取速度也很慢,游戏开发者要小心翼翼地在 UMD 盘面上安排数据的排序,尽量减少光驱光头的移动距离。部分游戏需要将 UMD 数据提前拷贝进记忆棒,以减少游戏过程中的载入时间。
UMD 随着 PSP 的出现而诞生,也随着 PSP 的停售而退出历史舞台。到 PSV 索尼自己也倒戈卡带阵营,存储容量轻松达到 4GB,也没有数据读取速度慢的问题。
作为 PS2 联网功能的延伸,PS Store 登陆了 PSP,能提供数字版游戏和 DLC 的下载,还附带在线漫画商城。在 2009 年推出的 PSP Go 干脆取消了对 UMD 的支持,只能通过 PS Store 下载数字版游戏。

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数字版游戏的销售模式过于超前,叠加屏幕变小和奇葩的按键布局,导致玩家对索尼的这波操作并不买账。首发后不到两年,索尼就宣布 PSP Go 在北美以外的区域停产,把产能分配给了 PSV。
在软件创新之外,索尼在硬件外设上也没闲着。除了大容量电池、外置充电器、车载充电器这种常规配件,索尼还给 PSP 做了一条专用的线控耳机,让 PSP 变身『完全体』影音播放机。
如果你想看直播,索尼也能满足你。下面这款电视调谐器可以让你在日本实时观看电视节目,只是肯定不如现在看网络直播这么方便就是了。
如果你有摄影摄像需求,一款名为 Go!Cam 的摄像头可以让你在漫游城市与荒野并且手上只有 PSP 的时候记录下眼前珍贵的影像。它最高可以录 480×272 分辨率、30 帧的视频,完美适配 PSP 的屏幕和播放器。

假如你担心在漫游拍照的过程中迷路,就可以购买下面这款名为 Go!explore 的 GPS 导航外设。显然在导航的同时不能拍照就是了。
最后我要介绍一个绝大多数玩家都未必知道的玩意儿,那就是 PSP 的 HDMI 输出接头。有些人可能还记得索尼官方提供了一种分量输出线,但是这种线只能用于模拟信号输出,而且输出的画面大小不可调,在大电视上游戏画面会有黑边。一家名为『朗强科技』的中国公司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为 PSP 设计了一种专门的 HDMI 输出转换头(型号LKV-8000),可以通过 HDMI 接口输出游戏画面,并能将画面放大到 1080P 而不会有黑边。我找到了当时一些海外博主的测评视频,能看出放大后的清晰度比较差。但在当年这已经是黑科技了,第一次让掌机实现了 1080P 输出。
如果看不了 Youtube 视频的话可以参考下面这张截图:

传奇终焉
不管一款游戏机有多少黑科技,总会走向自己的终点。在首发的十年后,也就是 2014 年,PSP 停产;2016 年,索尼正式关闭 PSP 的在线服务。作为史上第四畅销的掌机,PSP 的全球总销量达到 8,000 万台以上,让索尼在 PS3 的低谷期获得了喘息的空间。新掌机 PSV 也已于 2011 年面世,索尼期待着它能在新的世代延续 PSP 的传奇。
在文章的最后,我要略微提及一件掌机圈以外的事。2009 年,苹果推出 iPhone 3GS,安卓阵营则出现了 HTC G3,它们共同引爆了蓬勃发展至今的智能机市场。两年后,也就是在 PSV 发售的同年,接连败退的老『皇帝』诺基亚宣布放弃使用『塞班』作为其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
但发生剧变的不只手机圈。智能机的崛起平等地影响到所有掌上电子设备,其中就包括下一篇文章的主角——PSV。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