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一期间(2024 年 5 月)是我第一次去香港旅行。主要目的其实是看「五月天」的演唱会,白天也利用空闲时间逛了逛街。虽然香港回归已经过去很多年,现在的香港还是和中国大陆很不一样的。当地的城市景观,人们的生活习惯仍然保留着香港的韵味。这篇文章我会分享自己的一些观察,涵盖电话卡的选购,以及在当地的支付方式和公共交通。
香港电话卡推荐
注意!出发前务必联系自己在大陆的移动运营商,开通基础的国际漫游及海外短信接收功能(通常是免费的,打客服热线就能开通)。否则在出行期间收不到常用 APP 的验证码。
短期出行的话,出发前就可以在淘宝上把电话卡买好。虽然中国大陆的移动运营商也提供在香港的数据流量服务,但依我个人的经验,还是买香港当地电话卡的网络更稳定。
想信号好、网速快就选贵一些的香港运营商。如果需要打电话,比如打给餐厅订座位,要买有通话额度的卡。很多特别便宜的流量卡没办法用于打电话。
haha SIM
想办长期有效的电话卡也是可以的。我自己是到丰泽电器(豐澤 Fortress)店里办的 haha SIM。

到店之后直接跟店员说要办卡,店员会要求提供港澳通行证。之后对方会帮忙把电话卡和证件绑定。我们需要下载 haha TRAVEL by fortress app,以后的流量套餐购买和充值就使用该 app 操作就好。如果没记错的话,办卡时会充 50 港币进去,足够一个月的流量、电话套餐使用了。
因为是面对面沟通,如果顾客不会粤语的话有一定概率会出现尴尬。普通话和英语都试试吧。
如果你也打算办这个卡,要注意 haha TRAVEL by fortress 在国产安卓机的自带应用商城里是搜不到的,可以通过 Google Play 商城直接下载安装,或者通过搜索引擎下载安装包手动安装。苹果用户用 App Store 就可以。
目前(2025 年),haha SIM 在有余额的情况下每充值 10 港币就可以保号一整年,很便宜,而且可以用支付宝付款。临近到期时(大约一周前)运营商会发送短信提醒充值。如果不及时充值号码会立刻作废,无法恢复。
回大陆之后,记得在 app 中把套餐的自动续费取消,在手机设置中把这张卡的网络功能关闭,就不会再扣费了。只收短信是免费的。需要注意的是,这张卡时不时会接到香港打来的骚扰电话。等对方自己挂断就好,千万不要接!在大陆接香港打来的电话非常贵。除非是自己通讯录里的号码打来的,否则全部无视就好。
等之后用过其他运营商的卡,我再来补充。
支付方式
在香港出行、购物的支付方式已经非常多样化了,现金、八达通、信用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都可以使用。都能用并不意味着都好用,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经验。
现金
现金是最万能的支付方式,我强烈推荐随身携带一定数额的港币。我在香港没有遇到不收现金的店铺,但是只收现金的店倒是有不少,甚至像珍妮小熊曲奇饼这种有名的伴手礼店也只收现金。
港币最好出发前在国内兑换,挑常用的银行和携程等平台比一比汇率就好。一旦到了香港,换港币的汇率就普遍比较差劲。我尝试过用工商银行的储蓄卡在支持银联的 ATM 机上直接取现,CNY 9.6 = HKD 10,比国内换汇差 4%左右。香港的机场、街边也会有店铺可以换汇,但汇率和工行取现一样差劲。说不定某些渠道能提供比较公允的汇率,比如使用某些特定银行的 ATM。只是这些渠道的网点数量可能会很少,未必方便。
至于换多少现金合适,主要取决于在香港的玩法。如果只是去逛逛吃吃三五天,平均一个人换 1,000 港币就够了。但如果你有特殊的购物需求,比如去我前面提到过的只收现金的珍妮小熊买伴手礼,就得提前把这部分开销也考虑进来。假如你不清楚自己要购物的店是不是只收现金,可以多换 1,000-2,000 港币现金备着。一来总能花的掉,二来比较贵的东西一般也支持刷卡或支付宝/微信支付,现金带太多也没必要。
需要注意的是,在国内换港币的时候最好要点小面额的,别全拿 1,000 块面值的,因为有些小店会因为找不开零钱而拒收。一般我们能拿到的是 500 元纸币,到了机场或者火车站之后找便利店买瓶水破开一张就好。
八达通
八达通是香港本地的储值卡,对游客来说主要是刷卡乘地铁公交用的。虽然它也能用来购物,但除非你既没有信用卡也不用支付宝/微信,否则我并不推荐充很多钱在八达通里。因为一旦弄丢八达通卡,大概率钱就全没了。之所以说是大概率,是因为八达通官方提供了报失业务,只是有一些限制条件:
八达通报失服务只适用于个人八达通及八达通自动增值服务用户。
也就是说在开通八达通的时候一定要申请个人八达通,或者开通自动增值业务,才能享受报失服务。但我觉得大多数游客到香港后只是想要一张交通卡而已,并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开通这些功能。
我这次是没有办八达通的。一个原因是我一直在市区核心圈步行逛街,一天只乘 3 到 4 次地铁,用八达通也优惠不了多少钱。另一个原因是在我的活动范围里的店铺只要能刷八达通,也都支持信用卡、支付宝/微信支付,所以并不是非八达通不可。八达通的优惠活动对我来说也有些复杂,如果我需要在香港长住一段时间的话,应该会有兴趣研究一下。
信用卡
信用卡这个东西,哪怕在大陆也有很多小商户不支持,在香港也一样。但如果你有信用卡的话,我还是建议带上,因为购物或者去比较贵的餐厅时刷卡更方便。有些信用卡还会提供刷卡返现的活动,赶上有活动的话不妨薅薅羊毛。
我去的几家港式餐厅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商场(IFC Mall)里的商户都换了新式 POS 机,既可以刷卡,又可以扫支付宝/微信二维码。可见信用卡的支付功能也在被支付宝/微信取代。不过我逛的店还不算太多,理论上支持信用卡的店应该比支持支付宝/微信的店要更多才对。
有关信用卡组织,我在餐厅成功刷过银联和 VISA 信用卡。为了保险起见,我推荐同时携带银联和境外卡组织的信用卡,说不定某些耿直商户的 POS 机会不支持银联卡。只要你在大陆有银联的信用卡,一般都能在同一家银行申请免年费的境外卡组织的全币种卡,可以在去香港前申请一张。目前(2024 年 5 月)建议办 VISA 的卡,因为有感应支付功能的 VISA 信用卡在香港可以用来刷地铁公交,使用场景更丰富。
支付宝/微信
我觉得支付宝/微信支付在香港的普及,和 AlipayHK 在香港的推广多多少少有些关系。只可惜现在只有香港本地人才能注册使用 AlipayHK,大陆游客享受不了它提供的优惠券。只要商户支持,大陆版本的支付宝和微信就可以在香港正常使用,两个平台的汇率也是比较公道的。在香港我还没遇到过需要我扫商家二维码的情况,全都是商家用 POS 机扫我的付款码。我在都市核心圈乘公共交通也是和在大陆一样使用乘车码的,在使用前把城市切换到香港就好。
公共交通
在香港可选的出行方式多种多样。很遗憾这次没有机会体验像小巴这种比较偏门的交通方式,就只能等下次去香港再尝试了。
出租车(的士)
香港的出租车叫的士,是一个被资本扭曲过的产物。在香港的士牌照和的士司机是两码事,的士牌照是一种投资,而的士司机是一种职业。
在香港每辆的士都要有牌照才能合法投入运营,那么一个的士牌照的价格是多少呢?截至 2024 年 5 月,的士牌照在过去 12 个月的平均价格是 HK$3,152,837(新界的士)和 HK$3,665,390(市区的士)。我搜到的历史最高价出现在 2013 年的 6 月,达到了惊人的 733 万港币。
按照目前的官方介绍,香港共有 18,163 辆的士在运营,注册的士司机约为 4 万人。绝大多数的士司机并不持有牌照,只是打工人。买得起牌照的人也没必要自己当司机就是了。
香港的士收费贵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比如从机场到地铁香港站共 36 公里,用 APP HKTaxi 叫车的预估费用是 HK$290-340(不含路桥费)。收费贵的主要原因是香港的士的里程加价是以 200 米为单位计算的,同时还要额外算等待时间的加价。另一个原因是一些特殊收费的存在,比如往后备箱放行李或者行程经过隧道都要额外算钱。打车之前有一些心理准备就好。
有一个香港本地网站「香港的士收费计算」列出了所有的士收费项目,并且提供了车费估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用这个测算一下自己有没有被宰。
机场快线
机场快线就是一列火车,性质类似上海的磁悬浮。它从机场出发,一端途径青衣站和九龙站通向市中心的香港站,另一端则通向博览馆站。
对游客来说,机场快线是从机场通往市中心最合理的交通方式了。它的速度非常快,大约半小时就能到达市中心,价格也比出租车要便宜的多。除此之外,机场也有巴士通向市区,价格会更加便宜,大约 HK$40,但是速度也会慢很多,需要一个半小时车程。
从机场到市区的话,用八达通购票每位成人可以便宜 HK$5,购买往返票(30 日内有效)还会更便宜一些。最便宜的方案是去人工柜台购买团体票,可以选择 2、3、4 人团,人越多越便宜。最便宜的 4 人团从机场到香港站的平均单人票价只有 HK$70。如果你是个 E 人的话,也可以在机场找几个目的地相同的路人拼团。
注意!3 岁-12 岁的儿童在乘坐香港公共交通(机场快线、地铁、公交等)时,需购买半价票或者团购票。否则遇到查票的话视为逃票,罚款 HK$1,000。3 岁以下的儿童,如果不单独占座的话,可以免票。
从地铁香港站乘到机场的时候,出站口是没有闸机的。有跟柱子上挂了个车票回收箱,需要我们手动把票投进去才能回收再利用,不然就得把车票带回家当作纪念了。
地铁
地铁是香港市区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和北京上海相比价格贵很多。现在香港地铁站出入站口处有浅蓝色专用闸机,可以刷支付宝/微信乘车码或者有感应支付功能的 VISA 信用卡,大陆游客可以无缝衔接。而且香港地铁的标识很清楚,不会有什么障碍。
虽然刷八达通会有一些乘地铁优惠,但对于待得时间不长的游客来说,不办八达通也可以。毕竟办八达通的话离港前还得找地方退卡,也怪麻烦的。如果已经预计 24 小时内会坐很多趟地铁的话,不妨去地铁柜台购买一日通票(每位成人 HK$65)。这个是只有游客可以享受的福利,只要地铁乘的够多,一日通票比刷八达通划算得多。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买一日通票合不合算,可以用这个香港本地网站「車資優惠計算器」估算一下行程费用。
公交车(巴士)
可能是为了最大化利用街道的空间,香港市区的巴士全都是双层的。这对游客来说非常的友好,感觉随便哪班车都是观光车。只是我乘的两次都有点堵车,通勤效率比地铁差很多。虽然理论上巴士票价会比地铁便宜很多,但是要注意巴士的票价和它的线路全长是成正比的,和你坐几站路没关系。如果你只坐一站,但是不巧上了一班跨海的巴士,那就亏大了。
乘巴士其实也不是非要刷八达通,支付宝/微信乘车码或者有感应支付功能的 VISA 信用卡也是可以直接刷的。不过我自己遇到过一次 VISA 卡刷卡失败,切换支付宝乘车码才成功付车票钱的经历。所以不办八达通的话最好把乘车码和信用卡都准备好,有备无患。
如果在香港待得时间比较长,还需要地铁转公交的话,强烈建议办一张八达通,多享受一些换乘优惠也是不错的。
轮渡
这次我尝试了天星小轮公司在中环码头和尖沙咀码头间往返的轮渡,真的是既便宜又方便。尖沙咀和湾仔码头间的轮渡也是一样,哪怕节假日比较贵的时候,一位成人也只需要不到 HK$7 的票价。如果你刚好逛到这几个地方的话,可以考虑坐船。具体的价格可以参考天星小轮公司官网的介绍。
大概是为了节约能源,夏天船上开空调的时候不允许打开舷窗。很多游客因为玻璃上有水汽影响拍照就会打开窗户,然后水手就会走过来无情制止。
以上就是我在香港旅行的一些观察。对我来说香港是一个可以边走边看非常好逛的城市,在看似拥挤的同时城市尺度非常舒适。我还会再去香港。等下次看到更多的东西,再回来这里更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