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国最高法院的终审判决认为美国国会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要求 TikTok 关闭业务或将业务出售给美国本土公司是合乎宪法精神的,TikTok 关闭服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但出乎意料的是,最近美国的 TikTok 用户大量涌入另一款同样来自中国,甚至服务器也设在中国的社交 app,小红书。这些用户自称 TikTok『难民』,通过翻译器和中国网友展开了热烈的互动。小红书作为一款『根正苗红』的中国本土 app,意外踏上了『出海』促进中美民间文化交流的道路。
我只是一个轻度小红书用户,就在 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的第一天发现了这个新的趋势。或许是因为小红书会给新注册用户额外曝光的机会,由于『难民』人数太多,现在打开小红书就能在第一屏里看到美国『老表』的帖子。这就像是屋子里走进了一头大象,谁都会想凑上去围观的。反过来说,小红书并不是一个新兴 app,一个美国人同样可以刷到很多中国网友的生活分享。我没有去过美国,不敢妄言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日常宣传是怎样的,但我相信对美国的普通人来说,『中国普通人的一天是怎样的』绝对是一个知识盲区。
美国政客以『危害国家安全』这种莫须有的罪名,试图把极其配合美国数据安全法规的 TikTok 给禁掉,而本国民众却用脚投票,来到了不可能符合美国数据安全法规的小红书。这是多么魔幻的事啊。
乔治·奥威尔在反乌托邦小说《一九八四》中虚构了一个大国政府把持一切媒体,所有跨国民间交流都被切断的恐怖社会。好在现实世界中互联网仍然能够用来互联,至少现在仍是如此。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一度对美国充满了幻想。记得高晓松曾经做过一个叫『晓说』的节目,介绍欧美各国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当时我就很爱看。但是当我了解到美国有关种族歧视、毒品管控、堕胎等问题的现状之后,就不那么向往了。因为美国独立宣言在开篇就提到『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证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美国关于上述三个问题的社会现状反映了美国政府或美国人对『人人生而平等』的理解与践行,我就无法认同。
当然我并不打算聊这些具体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开眼看世界对每个个体来说都是伟大的第一步,但像初生的小鸭子一样把第一眼看到的东西当作真理是完全错误的。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给中美民众带来了互相了解的绝佳机会。在即时翻译功能的加持下,大量年轻人有了参与跨国对话的机会。这在以前是完全没有过的。
当美国国会决定禁掉一款在美国有一亿用户的 app 时,我不知道当地的普通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可能算是某种另类『自由权』的实现方式?或许很多美国人耸耸肩也就过去了。但 TikTok『难民』在小红书上能看到的东西对美国政府公信力的潜在损害比 Tik Tok 被禁本身要大得多。我就举一个最近的案例,Youtube 博主 HaderYepping 做了一期美国对加州大火的应对与中国对西藏地震的应对之间的对比。这个视频也被搬运到了 Bilibili:
我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个视频之后是什么感受,我自己觉得这堪称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一个博主做这类『对账』视频可能不会被本国观众当回事,但当两国民众使用同一款 app 互通信息,类似的『对账』涵盖了各行各业的时候,量变引发质变的『危险』就变得很高。这种『危险』对中美政府同时存在,因为此时所有的官方媒体、传统媒体都很难有效引导舆论风向。
目前 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还处于第一阶段,之后值得关注的有三个问题:
- 美国网友能不能坚持在小红书扎根?如果大多数人在新鲜劲儿过了之后就不再使用小红书,这个事件本身就不那么重要了。
- TikTok 有没有机会在美国重启?考虑到特朗普已经重返总统职位,万事皆有可能。
- 如果大量美国网友选择扎根小红书,美国会不会屏蔽本国民众对小红书服务器的访问?目前美国传统媒体也在大肆宣传 TikTok『难民』的新闻,短期内势必会吸引更多美国人注册小红书。只能说这一届美国网友天生反骨,怎么收场值得关注吃瓜。
祝愿小红书的文化『出海』之旅一片坦途!
祝愿中美人民的友谊地久天长!
文章评论